交警执勤岗亭工作制度
以下是交警执勤岗亭工作制度的详细内容,涵盖职责分工、执勤规范、应急管理及监督考核等核心环节,适用于城市交通管理场景:
一、基本工作原则
- 依法执勤:严格遵循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《人民警察法》等法规。
- 服务导向:兼顾执法严肃性与便民服务,维护交通秩序与群众安全。
- 科学布岗:根据交通流量、事故高发点动态调整岗亭位置与执勤时间。
二、执勤时间与班次安排
班次类型 | 时间安排 | 核心任务 |
---|---|---|
高峰勤务 | 早7:00-9:00,晚17:00-19:00 | 疏导拥堵、处理事故、校车护航 |
平峰巡逻 | 9:00-17:00 | 路面巡查、违法查处、设备维护 |
夜间值守 | 19:00-次日7:00 | 重点路段监控、酒驾整治、应急响应 |
节假日勤务 | 全天弹性排班 | 景区/商圈周边疏导、大型活动保障 |
注:实行轮班制,每班执勤时长≤4小时,确保警力高效。
三、岗位职责与分工
1. 岗亭内职责
- 交通指挥:通过监控系统观察路况,远程调控信号灯。
- 信息处理:接听122报警,调度路面警力处置事故。
- 便民服务:提供问询指引、失物招领、急救药品等。
2. 岗亭外职责
- 路面执法:查处违章停车、不礼让行人、超载等行为。
- 事故处理:简易事故现场定责,重大事故保护现场并上报。
- 设施维护:检查交通标志、信号灯、护栏是否完好。
四、执勤规范与流程
1. 岗前准备
- 装备检查:反光背心、执法记录仪、对讲机、酒精测试仪等。
- 岗亭设备:确认监控系统、通讯设备、电子警察平台运行正常。
2. 执勤纪律
- 着装要求:规范穿戴警服、警号,非特殊任务不得便衣执勤。
- 行为规范:禁止执勤期间吸烟、玩手机、擅离岗位。
- 执法记录: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,案件处置后24小时内上传数据。
3. 突发事件处置
- 交通事故:5分钟内到达现场,按“拍照-移车-定责”流程处理。
- 交通堵塞:启动“远端分流-近端管控-现场疏导”三级响应。
- 恶劣天气:暴雨/大雪时启动应急预案,协调市政部门清障。
五、设备与后勤保障
- 岗亭标配设备
- 基础设备:空调、办公桌椅、档案柜、饮水机。
- 执法设备:交通违法处理终端、电子监控屏、应急警械。
- 便民设施:急救箱、充电插座、城市地图。
- 换岗与补给
- 物资交接:执法文书、暂扣物品需签字确认。
- 餐食供应:集中配送或定点就餐,执勤期间不得饮酒。
六、监督考核机制
- 内部督查
- 日常检查:上级部门随机抽查执勤规范、设备使用情况。
- 数据考核:以出警响应时间、违法查处量、群众满意度为指标。
- 外部监督
- 公众反馈:通过12389热线、政务平台接收投诉建议。
- 媒体监督:定期公开典型执法案例,接受社会评议。
七、特殊场景工作制度
- 重大活动安保
- 提前制定交通管制方案,岗亭升级为临时指挥中心。
- 学校周边护学
- 上下学时段增设“护学岗”,协调志愿者引导人流。
- 疫情防控期间
- 配合卫健部门查验健康码,保障应急车辆通行。
八、违规处理与奖惩
- 奖励机制:年度考核优秀者授予“执勤标兵”,优先晋升。
- 处罚措施:
- 擅离职守:书面检查+扣发绩效。
- 执法过失:停职培训,严重者调离岗位。
总结
交警执勤岗亭工作制度以规范执法、高效响应、服务民生为核心,通过科学排班、严格纪律、智能设备支撑,保障城市交通有序运行。公众若发现执勤问题,可拨打122或通过“交管12123”APP反馈,共同维护道路安全!